看余热未来:第五大常规能源大有可为
余热资源这一过去被忽视的能源近年来关注度持续攀升,甚至被认为是继煤、石油、天然气和水力之后的第五大常规能源。通过回收余热资源,将其用于发电、驱动机械、加热或制冷等,变废为宝,社会、经济效益俱佳。
近日,中研普华研究院发布了《2023-2028年中国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》,从中我们可以窥探余热资源利用的现状和未来。
余热利用已成各国重点发展产业
我国“十四五”规划中,明确将余热回收技术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。从全球范围内,余热回收技术同样备受关注,应用广泛,尤其在在钢铁、化工、水泥、玻璃等高耗能产业。如:德国于2021年批复了一项高达10亿欧元的“热回收再利用计划”的项资金;而日本在余热回收利用领域布局更早,早在2012年,其相关领域专利所占的比重达到54.78%(数据来源: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《余热回收利用国外专利分析》)。
政策向导为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。截至2022年,全球已有超过5万家企业从事余热回收领域的研发,全球余热回收市场规模达到了1000亿美元,同比增长22%。该行业已成为全球绿色能源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。
国内余热利用:增长与潜力并存
截至2022年底,中国余热回收行业产值已突破500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27%(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),增长态势强劲。
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“碳达峰”与2060年“碳中和”目标。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只有30年,远小于欧盟等发达经济体50~70年的过渡期,因此碳中和目标或将对碳达峰形成牵制。在这种情况下,用能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,节能减排、调整能源结构以提高能效的需求迫在眉睫。
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
对于用能企业来讲,余热利用并非其经营重心及专业力量,余热利用设施运营状态往往难以达到最佳效果,因此与第三方余热利用专业服务商合作就成了用能企业新的选择。
在这种情况下,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迅速,其在 “十四五”期间有望以年均10%-15%的速度中高速增长,到2025年末,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预计将达到1万亿元(数据来源: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《2021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》)。
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,余热回收领域的市场潜力愈发明显。国家战略的保障、新技术的应用、专业三方服务产业的兴起,占燃料消耗总量的17%~67%的余热终于能够不被浪费,真正的回归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