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迎二十大,沃特节能走进梁家河悟初心学党史
时逢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,为重温梁家河精神学习党史教育,沃特节能组织部分同事前往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,实地参观梁家河村史馆、知青旧居、知青井、沼气池等著名景点,感受梁家河精神,探寻知青文化,同一时间,公司部分同事也在会议室一起学习观看了梁家河纪录片。
1969年1月16日,农历冬月二十八,梁家河迎来一群年轻人,他们是响应当时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,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”号召的插队知青,其中一位就是当时还不到十六岁的习近平总书记,总书记在这里插队落户、劳动生活,一待就是七年。
不怕困苦 扎根农村
当时陕北的梁家河村籍籍无名,地处文安驿川道的一条侧沟里,走五公里土路才到达隶属延川县的文安驿公社。历史上,西魏曾在此设郡。明清时期,文安驿一度成为繁华的驿站和集贸市场,但此后就重返荒凉。这里自古战乱频繁,生态环境越来越差,贫瘠的土地难以养活贫穷的百姓。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,陕北农村是“穷”的代名词。梁家河村,一不通公路,二不通电,更是穷得叮当响。
多年以后,总书记在美国访问时回忆起自己少年时代的这段经历:“那时候,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、睡在土炕上,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,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。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!后来,我当了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,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,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,我很期盼的一件事,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,并且经常吃上肉。但是,这个心愿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。”
兴旺发展 锐意进取
党的十八大以来,总书记多次来陕西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、作出重要指示,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总书记在延安走过的地方,如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革命老区焕发出勃勃生机。如今的梁家河村,产业日渐兴旺。村里不仅发展了苹果产业、养殖业,修建了蔬菜大棚,还成立了乡村文化旅游公司,村民们有的到公司工作,有的开起了农家乐。依靠这些产业,村里人人有事干,家家有钱赚。
实地参观的沃特节能同事,通过一座座建筑、一件件实物、一幅幅照片,真切体悟到总书记当年插队农村,与梁家河百姓携手苦干、锐意进取、努力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为民情怀,并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真实故事,深入体验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,学习和感悟到总书记和共产党员的初心理想和梁家河精神。
知青生涯 初心不忘
一处土崖下的院落,矮墙内有并排的六孔窑洞,这里便是曾经知青的居住地点之一。在这处院落的门口,有一座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,旁边的墙壁上依然可以看到曾经留下的宣传画。70年代初,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的号召,时任村支书的总书记,带领梁家河的干部和村民,修建了60口沼气池。
初心,来自人民,又回馈人民;梦想,从这里发芽,又从这里出发。总书记曾说“我走的时候,我的人走了,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这里。”七年的知青生活,最难忘田间地头一同滴洒的汗水,最难忘那碗来之不易热气腾腾的白米饭,最难忘寂静深夜里一豆萤火下煤油灯的味道,还有依依惜别时眼中的不舍。
感悟之旅 圆满完成
此次梁家河之行,内容丰富、意义深刻,是一次激发革命激情的“加油之旅”,回望梁家河村民跟随总书记曾经经历过的千难万险、千头万绪的磨难,再到如今翻天覆地、惊天动地的光辉历程,实地参观和观看梁家河纪录片的同事纷纷表示,我们要主动进取作为,进一步学习总书记勤于学习、敢于吃苦、一心为民、勇于创新的精神,勤勉敬业干实事,积极主动看新事,开拓进取解难事,要研究本职岗位,丰富业务素养,掌握干事创业本领,勇于创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