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郑重宣布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,2060年实现碳中和,为了履行这艰巨的承诺,能源密集型行业,包括钢铁行业,都需要低碳解决方案。
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技术将不断发展,在中国的能源转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,与其它清洁能源既竞争又相互依存。
由于钢铁制造过程高能耗且高排放,全球范围内的钢铁行业减少碳足迹的压力与日俱增。钢铁行业目前是化石燃料最大的消费者,煤炭既是制造焦炭的原料,又是产热的能源,是铁矿石炼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。
钢铁行业的CO2排放量占全球每年CO2直接排放量的7%(26亿吨),能源消耗占全球能源需求总量的8%。预计到2050年,全球钢铁需求预计持续增长三分之一以上,为满足这一不断增长的需求,钢铁行业面临艰巨的挑战,需要寻求一条可持续并且有竞争力的发展道路。
国际能源署(IEA)最新预测表明,到2050年,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技术累计直接减排量将占全球钢铁生产减排量的16%,经过示范的CO2捕集是一项成熟且经过验证的技术,适用于多个行业。
2016年,阿拉伯联合酋长国(UAE)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钢铁厂的大型商业规模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项目,中国目前在运营钢铁厂有281家,在减少碳足迹的各种选项中,包括考虑未来以低排放的短流程电炉取代长流程冶炼工艺在内,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仍然不失为中国实现大幅减排的最有效方法之一。
将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的应用转向以高炉-转炉法为主的冶炼方法,是中国减排温室气体的重大机遇,同时也是对中国钢铁行业基础设施的严峻挑战。石油、煤化工和发电等行业已经通过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试点形成可转移的专业知识,钢铁行业可以跨过行业壁垒,与这些行业合作,应对挑战,并使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技术成为向可持续未来过渡的机遇。将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与其它行业的创新、政策手段与商业模式相协调,将降低其发展利用难度。
加速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需要合作与政策对等。
来源:CCU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作者:于泽伟
精选新闻 News
2025
03 / 18
全国人大代表建议|推动钢铁企业构建以储能为核心的电力闭环运行网
全国人大代表刘怀平建议:“推动钢铁企业构建以储能为核心的电力闭环运行网络,提升现有能源系统运行效率,对我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。”
2024
12 / 31
2025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“我的钢铁”年会召开
2024年12月5日—7日,2025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“我的钢铁”年会在上海召开。多位重磅专家、知名学者及行业大咖,深度解析宏观经济、行业形势、下游市场前景等热点问题,助力钢铁产业链参与者提前布局2025。
2024
11 / 12
140多家、超6.2亿吨 我国多家钢企完成实施超低排放改造
截至2024年8月,我国有140多家钢铁企业、超过6.2亿吨产能完成实施超低排放改造